RSS订阅 | 欢迎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传奇私服发布网 > 正文

明天粽子·龙舟·端午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6-6-8 12:01:03 人气: 标签:

清明刚过,市面就已发现有粽子出售,于是买一些回家与家人品尝,觉得没有那种粽子的味道。怪不得人们都说,粽子是有时候的,不到端午,就吃不出那种香味来。妻子说,真正好吃的粽子还是母亲亲手包成的那种。

  端午又叫端阳,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其主食就是粽子。

  粽子的包叶主要是箬叶,俗称粽芭叶或用苇叶,竹子的一种,叶宽且大,用它裹糯米做成多角形。因为箬叶要到立夏以后才开始换发新叶,三四月间包粽子均是老叶,当然就缺味了。端午前夕正是采摘箬叶佳期,新叶经水煮沸自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香气。

  一生中令我最难忘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食堂下放的第二年过端午。早在过春节时,父亲就许过愿,今年端午,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过得像模像样。我和妻子就盼望这天的到来。妻子说,几年没吃母亲包的粽子了,今年怎么也得饱尝一顿。其实妻子的意图,并非全在吃,而是在包,她是城里人,过去吃的粽子都是买的。她早听人说婆母包得一手好粽子,她要学会这个绝活。

  包粽子备料是很重要的,还在农历四月中旬,母亲就将棕树的嫩叶摘下几支,撕成细丝,吊在屋檐晾干。下旬,又到屋后高岩壁下采摘一篓新发的箬叶,阴在屋子内。再寻找一些骨尾草,同样放在阴凉处。当到农历五月初四这天,也就是端午节前夕,母亲正式忙开了,泡糯米,选红枣,泡绿豆,还泡了一些糯粟米,下午正式开始包粽,她将这些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把已经沥水的糯米、绿豆、粟米和洗净的红枣,分别用小桶装好,把洗过的棕叶丝套在木椅上,箬叶放在木盆里,然后变戏法似的包了起来,将两匹箬叶叠好,卷成三角形握入左手虎叉中,再装上适量糯米(或加绿豆、粟米、红枣),最后封口成多角形。从棕叶丝中抽出一根,一头咬在口中,一头捆缠粽子。母亲对妻子强调,一定要捆紧,否则不仅味道不好,而且容易煮散。当一个包好之后,再抽一根骨尾草,插入粽子的尖角里,谓之粽须。母亲说这样一图美观,二可防腐。妻子跟母亲一样,心灵手巧,一学即会,只包上几个就把母亲的手艺学到了。

  那年我在区政府工作,离家不远,初四一早赶回家,正好目睹她们婆媳包粽子的精彩场面,妻子腆着大肚子,那认真的劲儿,特富有新意。包粽子后继有人了,我打内心乐了。

  我和父亲,也没闲着。父亲背上一个大竹篓,我带上砍刀、挖锄,到田坎上割艾蒿,去阴沟里挖菖蒲,割风藤。父亲告诉我,这些东西不仅插在门上可以辟邪,而且用它熬水洗澡,终年不生疮。这时不由使我想起,古代诗人关于端午插艾和菖蒲的诗句。唐代殷尧潘诗曰:“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懂艾符趋习俗,但新薄酒话升平”。明代庄昶诗曰:“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

  口里默吟古诗,心中却已诱发粽欲。煮粽子也有学问,母亲说最好是用文火泉水让粽子在锅中慢慢焖熟。粽子煮熟,还只一半工程。尽管芳香四溢,撩人心脾。母亲没让我们急于去吃,任粽子在锅中熬过一整夜。直到五月这天清早,一家人才敞开肚皮吃上一顿久违的粽子。

  吃罢粽子,母亲就和妻子又开始张罗端午“宴席”了。母亲还特地备上雄黄酒,她说一是饮了可防治疾病,二是在屋前后洒散可以防御害虫侵犯。

  当我们一家人正准备开席时,突然闯进两位不速之客,一位是常德诗人余致迪,一位是本县诗人田波,两位都是我的好友,客人到来蓬毕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更大的乐趣和气氛。好客是母亲的本性,倾其所有,甚至连准备过年的一只大公鸡也宰了。弄了一桌子丰盛的好菜,说其丰盛,也不过是尽力而为,那时物资匮乏,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父亲拿出早已备好的米酒。大家一同吃粽子、喝酒。

  酒席上两位诗友诗兴大发,首先是余致迪讲粽子习俗,他说,宋代诗人陆游曰:“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面糍粽美,青青米果断。”乘酒兴各自又背诵出古代关于端午的佳联。田波说,朱元璋每到端午,赐宴群臣,逐出上联:“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臣子沈应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春榜中甲榜,取进士,秋榜叫乙榜取举人)。”对仗工巧,皇上满意。余致迪说,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排行老五),小时聪明过人,一天端午回家,见三嫂正煮粽子,伸手即抓,三嫂随口说了一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抓粽子。”三嫂没等他答上,又打开热气腾腾的糍粑。调元又要去拿。三嫂说,这糍粑是我在昨夜三更作成的,你对不上下联,还是不能吃。他听三嫂一说“三”字,马上对曰:“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做糍粑。”三嫂点头一笑给他粽子和糍粑。

  就这样,你言我语,让食堂下放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充满诗情画意。

  饭毕,我提议一同进城去,一看龙舟赛,二给城内岳父母拜端午。我的话正合两位诗友的心意,端午节的两件大事:吃粽子,看龙舟赛。

  我家离县城40华里,幸好那天遇上便车,赶到县城时,澧水龙舟刚好开始。岳父家就在县城北门口,正是观看龙舟赛的佳地。看罢龙舟赛,我们便在岳父家吃中饭。席间就端午龙舟赛又打开了话匣子。田波说,在吟咏端午诗中不少是颂扬伟大诗人屈原的,正因为他忧国忧民,而又无力回天,一气之下在五月初五这天到汩罗投河了,人们为纪念他,端午这天用龙舟载上粽子投入河中让鱼吃而保护屈原。唐代诗人文秀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余致迪接曰,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云:“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遗风成竟渡,青青不忍决。”宋代黄公绍诗云:“明月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环绕,一场离恨两眉峰。”这时我接过话头说,清代诗人陈维松也有诗曰:“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我县清末才子吴恭亨的竹枝词同样写得情景交融:“澧水河中赛龙舟,彩旗飞飘汗浸澈。要使锦旗谁夺得,为郎高兴为郎愁。”

  这时父亲忽然插嘴,五月初五,为纪念屈原而划舟,无可非议,但慈利岩泊渡却是五月十五日才过端午吃粽子划龙舟,又作何解释呢?我们一时无法回答。其实这不过是人们对伟大诗人一种怀念罢了。也可以说是人们灾祸的恐惧和痛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天我们一直玩到深夜,留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

  若干年后,关于端午的由来,我又查出了一些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记载了,这天因为夏天正盛,太阳恶毒,称为“恶月恶日”,凡生于这天的孩子将会给家庭带来灾害,均被遗弃。秦汉之后,人们为了消除灾害,采用喝雄黄酒,插艾蒿菖蒲以便驱邪,到了隋唐时期,开始淡化,将恶日变成善日,用龙舟载粽子,抛入河中。不管传说也好,史料也罢,端午节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印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印。




对于复制转载文章申明:为了尊重著作人的成果,复制本文内容请带上来路地址,video.shunlo.com 谢谢!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