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欢迎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传奇私服发布网 > 正文

古老文化千秋不损!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6-2-2 15:44:05 人气: 标签:
 先来看一段碑文吧。
  “……其村南有灵地一艮,山明水秀,月朗风清,泉声潺潺,鸟鸣嘤嘤,其间蔚然而甚秀者,有观音阁三楹……”

  这说的是哪儿?——“今平定州西北距城廿五里有村名曰冯家庄。”——对,这就是现今紧邻市区的冯家庄村。碑名《重修观音阁大王祠碑记》,立碑时间为“大清同治拾叁年。”大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距今140余年。

  2014年的正月初三,我寻访民居古建的脚步停伫在了这个小庙的门前。轻轻推开半掩的朱漆大门,四下萧寂,空无一人,但见满院狼藉。蹑足拾阶,殿前左侧一通古碑高立,额书“一体同仁”,通篇行楷,劲拔秀雅,端庄疏朗,只是碑身近地二尺处遍布腥膻秽物。返身院外,掬取泥坑残冰余雪,洗刷一番,一篇美好的文字顿时清香怡人,暂忘眼前腥臭。

  碑文主要记载的是“主持僧光修”及其门徒、徒孙因神殿“历年久远,栋折榱崩,漏月穿星,其何以棲神灵而壮观瞻乎?”遂“邀请村中之耆老公议补修之策”,众人“或助其财,或助其粟,同心同德,急蹶趋事,无怠无荒,踊跃赴工,不辞辛苦,不惮烦劳,不三月而告厥成功矣。”事成而有感,“观于此,而知诸君有乐善之心,众人有成事之仪,可见作事无诚心虽一己之私事不能成,作事有诚心虽千人之公事无不成。”此所谓“一体同仁”也,于是刻碑勒石以明功记事。

  此碑由“郡人郜慕仪撰并书”,不仅书法好,且文笔也好,所以摘录于此以供欣赏。 但让我击节的不仅仅是古人急公乐善的高义和碑文内容书法的兼美,更让我讶疑和感叹的是开头所描述的那般美好山水。此地距我村仅一二里之遥,印象中,周边的几个村庄并无“泉声潺潺、鸟鸣嘤嘤”的景致,可碑文所记在140多年前,这一带竟是如此秀美的所在,这真让人难以置信,但我却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古人应该不欺余也。唯一的合理解释是曾经的山清水秀,因为我们的破坏而消失了。

  至少在二十年前,我们这里虽然并不秀美,但那时的蓝天白云却是普通到了习以为常、本该如此的地步,哪像今天在雾霾重重中能够一睹天朗气清,竟是一种奢望,那时的水果蔬菜摘下来随便在衣服上蹭两下即可入口,且甘美香甜,常见的疾病往往也多是营养不良所致。

  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在获得极大的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些许畸异,为了钱不惜破坏环境,盗采资源,强制拆迁,违规开发。成片的房地产开发居然容不下一间半间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民居庙宇,一点点地解析着传统的骨脉。没有了物化的具象,传承便因失去了载体而显得苍白无力。直到某一天,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故园和乡愁,一夜之间,我们成了文化沙漠荒原上的遗民。

  在寻访民居古建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先人的智慧和传统的科学。古人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民居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用料做工无一不体现着顺应自然、伦理人文的精神内涵,那些精美的砖雕石刻、天地祠龛、墀头影壁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一代,以使传统的血液不致断流。

  据统计,近十年全国共有90万个村落消亡。消失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的血脉。如果说,几十年前的无知、冲动是对传统文化的第一次破坏,那么这些年来某些变相的城镇化建设就是对所剩无几的传统文化遗产的再一次割裂。

  传统与科学、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物质与精神并不是矛盾对立、非此即彼的。保护传统是为了使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走得更加久远。屠呦呦女士参考中医典籍发明提取了青蒿素不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了吗?特别是乡村建设需要我们好好反思,农村的拆迁开发千万不要片瓦不留,否则,若干年后追悔莫及!一个村庄在拆迁前,能否留几座保存比较好的老宅大院,进而改造开发成可供住宿、参观的民俗展览馆?或者把一些确实无法整体保护的传统老宅的建筑构件拆解后加以利用,砖头是你家的,门墩是我家的,影壁是他家的,重新构建成一个民俗馆?或者,把各家的古树、老树统一移植一处,既节省了费用,又绿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历史的记忆,当人们在这些古老树木下休闲纳凉时,会想起什么?这样的想法幼稚吗?可笑吗?那就举个例子。二战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变成废墟一片,那些古老的房子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为了传承自己的文化,他们硬是翻出老照片和设计图纸按照原样一座一座地重新修复。德国的一家歌剧院是经过200年才建起来的,在二战中也被炸毁,他们舍不得遗弃,而是把这些废墟圈了起来,召集了专家、学者、工匠100多人,经过35年的努力,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了回去,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承载传统的外在形式的消亡已属痛心,而溶化于血液之中的精神灵魂的丢弃更让人泣血。去年12月24日上映的一部电影叫《老炮儿》,很火。剧中冯小刚扮演的六爷是个“老炮儿”,他的一句台词“这叫规矩!懂吗?!”似乎在唤醒当下人们的一种记忆。

  这部电影所选的题材、角度都很特别,然而一种道义的担当和传统的传承居然要通过“老炮儿”这样一个底层江湖人物来诠释,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现实的世界需要规矩,而传统的精神更需传承。

  心灵的回归和清醒才是坚守、传承、光大传统精神的源泉。抛却了急功近利、浮躁浅薄,在传统文化的医治下,让人们的心静一点,步慢一些,也许我们还会重见“山明水秀,月朗风清,泉声潺潺,鸟鸣嘤嘤”的景象。

  这座小庙的对面是个戏台。戏台后面的房子已经坍塌,只剩下一面前墙,中间是一块涂着红漆的砖刻匾额,上书“千秋不损”;右边砖刻着“出将”,左边的已不见,应该是“入相”。这块“千秋不损”的砖刻或许冥冥之中寄寓着前人的期许和隐忧,他们或许已经预见到若干年后这些传统的命运,他们或许会想后人是否能够读懂“千秋不损”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去年,因为修路的原因,这座观音庙被拆掉了。听说村人把小庙的构件一一拆解整理,以备重建。或许那块“千秋不损”的砖刻也已被好好保存?

  但愿如此!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